说中道西:紫禁城与Imperial Purple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20日
作者:作者:Chenguohua  

说中道西:紫禁城与Imperial Purple


文/陈国华1、程丽霞2


由于黄与皇同音,隋唐以后,黄色成为皇家的专用色。赵匡胤被部下拥立为新皇帝,象征就是黄袍加身。黄色虽是皇家的专用色,明清两代的皇宫却叫紫禁城而不叫黄禁城;而且译成英文后,仅剩下The Forbidden City‘禁城’,紫的意思不见了。这是为什么?


原来,紫色与皇家的联系远比黄色早。紫禁城的紫源于一个名叫紫宫或紫微垣的星官。在中国古代天文学里,星官指夜空所见恒星的不同组合,一般人知道的二十八宿以及一般人不太知道的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都是重要的星官。紫微指‘北极星’,垣的意思是‘墙’,这北极星墙由15 颗星组成,分左右排列在北极星的两边,左边8 颗星,右边7 颗星,就像两道弯弓状的护墙,围着北极星。北极星与众星的关系,就像皇帝与众臣的关系。查阅《汉语大字典》的相关词条,我们得知,“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3。既然紫微或紫宫是天帝的居所,人们就将人间皇帝的居所也称作紫宫,如“范蠡乃觀天文,擬法於紫宫築作小城”4。至少从周朝起,王宫便有禁止臣民任意出入的禁令,称作宫禁5。汉以后,宫禁二字又转指‘皇宫’,如“宫禁至重”6。到了南北朝,宫禁又称禁城,如“朝駕守禁城”7,或紫禁,如“掩綵瑶光,收華紫禁”8。到了明朝,“永樂四年閏七月詔建北京宫殿,修城垣,十九年正月告成。宫城周六里一十六步,亦曰紫禁城。”9这就是紫禁城的来历。


由此可见,紫禁城的紫仅具有象征意义,禁才具有实质意义。译成英文时,由于紫禁的象征意义和实质意义难以兼顾,译者要么把表示象征意义的紫解读为实质意义‘皇’,把城解读为‘宫’,结果便是the Imperial Palace‘皇宫’;要么仅翻译表示实质意义的禁,结果便是the Forbidden City‘禁城’。


那么,紫和purple 到底有什么不同?翻译时为何难以紫禁兼顾,把紫禁城译成the Purple Forbidden City?这要从紫和purple这两个词的源头说起。


《说文解字》对紫的解释是:“帛青10赤色。从糸,此聲。”《汉语大字典》的释义是:“红和蓝合成的颜色。”在紫色的构成这一点上,《说文解字》和《汉语大字典》的看法完全一致。青最早在金文里写作,是个形声字,上面是形旁丰,下面是声旁井,表示丰茂植被的颜色,即青草、青山那种绿里泛蓝的‘青’。到了许慎的时代,青可以指青天或青瓷的那种灰中泛蓝或泛绿的‘青’,即天青。《荀子·勸學》里的名言“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里的第一个字,指的应该就是这种青。许慎早在近2000年前就对紫色的构成有如此科学的认识,确实了不起。《说文解字》和《汉语大字典》都没有说紫这个字的意思是怎么来的,不过由于它和红、绿一样,都是与给织物染色有关的形声字,我们可以断定,紫原本指一种染料。


既然从古到今紫都是红色和蓝色合成的颜色,那么古代汉语的紫和现代汉语中的紫可以说具有完全相同的指称意义。不仅如此,汉语的紫还和英语的purple具有完全相同的指称意义,因为OED也把purple界定为“红和蓝各种不同比例的混合”。紫色涵盖色谱中从深紫到淡紫的一系列色段,包括maroon‘酱紫/绛紫’、plum‘李子紫/紫红’、eggplant‘茄子紫’、grape‘葡萄紫’、orchid‘兰花紫’、lavender‘薰衣草紫/淡紫’。violet‘紫罗兰色/蓝紫色’的颜色也属于一种紫。


英语里直接与‘紫’相关的根词(root word)共有三个,即purple、purpur(e)、purpura。这三个词都源于拉丁文名词purpura,而purpura又是希腊文πορφύρα的拉丁字母转写。这三个词中,最早进入英语的是purpure(9世纪);最晚进入英语的是purpura(17 世纪)。purple 开始是purpur(e)的一种变体写法,用作修饰语时,后面的名词如果以字母r开头,则purpur(e)第二个音节里的r写成l。


作为名词,purpur(e)一开始的意思是“紫色布料或衣服(purple cloth or clothing);最早的用法指紫袍或紫装(a purple robe or garment)”(OED: purpur条下B.I.n.1)。直到14 世纪,这个词才用来指“从中提取紫染料的软体动物”(The mollusc whence the purple dye was obtained,OED: purpur条下B.I.n.2),例如:


[1] Men […] knowen whych water habowndeth most of Rede purpre, þat is […] of a manere shelle fysh with whych men dyen purpre. (c 1374 Chaucer Boeth. iii. met. viii. (Camb. MS.) 64)


人们知道哪片水域生长着最多的赤紫螺11,即一种人们用来把织物染成紫色的贝类。


例[1]出自古罗马哲学家波伊提乌(480-524)的名著《哲学的慰藉》(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的英译本,译者是英国中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乔叟。一般英国人可能直到读了这本书, 才知道紫色布料或衣服与这种贝类的关系。


有意思的是,这时purpure的意思是不是‘紫色’还成问题,因为例[1]中purpre‘紫螺’的前面有Rede‘红’做修饰语。OED(purpur 条下B.I.n.3)认为,从14世纪开始,purpure指“一种深度的绯红或猩红色(A deep crimson or scarlet colour)”,例证之一出自《论信仰与武器以及侠义精神》(The Book of Faytes and Arms and of Chyvalerye):


[2] Purpre that we calle red representeth the fire the moost noble of all iiii elementes. (1489 Caxton Faytes of A. iv. xvii. 280)


Purpure,即我们说的red‘红’,代表所有四个元素中最高贵的元素——火。


另一个例证是:


[3] Purpure, the Heralds Term for a Colour consisting of much Red and a little Black.(1704 J. Harris Lex. Techn. I)


Purpure,徽章学术语,指由大量的红和少量的黑构成的一种颜色。


笔者认为,仅根据例[2]和例[3]就下结论说英语里的purpure 作为颜色词指“一种深度的绯红或猩红色”,恐怕有些草率。例[2]不说明问题,因为它出自翻译文本,译者是英国第一位印刷商兼翻译家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 约1415-1492),原文是法文,表达的只是法国人的看法。紫在法语里的对应词是pourpre,据说法国的pourpre与美国和英国的purple相比,含有更多红色,而所含蓝色仅为美国和英国purple色的二分之一(见英文版维基百科purple条)。由例[3]也不一定能得出purpure指“一种深度的绯红或猩红色”的结论,因为“a Colour consisting of much Red and a little Black”很有可能是对紫色构成方式的一种错误认识,就像段玉裁错误地认为《说文解字》对紫的释义“帛青赤色”的“青”“當作黑”一样。


不仅紫和purple在指称意义上相同,二者在联想意义上也惊人地一致。紫色在自然界里是一种比较罕见的颜色,能用来染衣服的染料更加稀罕,于是紫色的衣服在中国很早就成为一种地位象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里记载:“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这使得齐桓公担心王公大臣们在服饰方面过于奢侈。管仲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从此不穿紫衣,并对左右宣称自己不喜欢紫色了。这一招果然奏效,三天后,举国上下没有一个人再穿紫色衣服。到了汉代,紫色再度成为高官的官服或服饰的颜色,有金印紫绶和金章紫绶的说法,即黄金印章和紫色绶带,简称金紫。《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里说:“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唐朝规定,亲王和三品以上大臣穿紫色官服,四品和五品穿红色官服,于是便出现了“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白居易《秦中吟·歌舞》)的景象。此外还有“朱衣紫绶”的说法,即身着红色官服,紫色绶带。


在古罗马,由于紫染料十分昂贵,传统上只有皇帝和执政官(magistrates)才有资格穿紫色服装,他们穿的那种紫色称为imperial purple‘皇家紫’或royal purple‘帝王紫’,用来染这种紫色衣料的染料称为imperial dye‘皇家染料’。中国丝绸传入罗马后,染成这种颜色的丝绸称为imperial silks‘帝王丝绸’。后来罗马天主教兴起,主教级的神职人员也穿起紫色教袍来,各国国王也不甘落后,纷纷以紫色作为自己的服色。因此长期以来,紫色一直与王公贵族和宗教领袖联系在一起,成为一种地位象征。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一些历史悠久、享有盛名的私立学校要把校服做成紫色,或给它加上紫色元素。


在英国,purple 的形容词用法出现在10世纪后期。一开始purple的意思跟在拉丁文中一样,指“皇帝、国王等人服饰的那种独特颜色;相当于拉丁文purpureus,希腊文πορφύρεος,在早期用法中指绯红(crimson);由此表示帝王的、王室的。”(OED: purple 条下A. adj.1.a),例如:


[4] His purpul mantel his garnementis royalle. (c 1430 Lydg. Min. Poems (Percy Soc.) 120)


他的紫斗篷是他的王服。


到了14世纪末,purple开始专指颜色,例如Purpyl salt‘紫盐’、rede purpyl silke‘紫红丝绸’、purple hatte‘紫帽子’、purple-shag gown‘紫毛线袍’、purple floures/blossoms/bloom‘紫花’、purple evening‘紫色的傍晚’(OED: purple 条下A. adj.2.a),后来还可以表示‘身着紫服的’,例如the purple Villain‘那个穿紫衣服的家伙’、Purple tyrants‘身着紫袍的暴君’。尽管purple具有‘帝王’、‘高贵’的联想意义,然而却一般实指‘紫色’,用来形容实际具有这种颜色的事物,从不与city 或palace之类的词搭配,因为很难想象有哪座城市或宫殿是紫色的。这就是为什么紫禁城没有译成Purple Forbidden City。


名词purpura现有两个义项:1. 作为病理学术语,指紫癜;2. 作为动物学术语,指“腹足纲(gastropoda)中的一个大属,其中有些种类分泌一种液体,古代的紫染料即由此而来;本属的一种软体动物”。(OED: purpura条下)


下一篇我们将进一步看看这样一种小小的软体动物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注释:


1.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2.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博士后。


3.《晋书·天文志上》。


4.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


5. 《周礼·秋官·士师》。


6. 《後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


7. (南朝 宋)颜延之《拜陵庙作》。


8. (南朝 梁)萧统《文选·谢庄< 宋孝武宣贵妃诔>》。


9. 《明史·地理志》。


10.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错误地以为“青當作黑”。


11. 笔者未能查到purpura的译名,姑且将之译为紫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