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中道西:西方与中国文法溯源(二)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14日
作者:作者:Chenguohua  

说中道西:西方与中国文法溯源(二)

 

文/陈国华

 

二、世界上最早的文法

 

班尼尼的《八章》是公认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文法。西行取经的玄奘(602—664)在其口述的《大唐西域记》卷二里详细描述了班尼尼(玄奘称之为波你尼)的祖国犍陀罗(Gandhāra,玄奘称之为健驮逻)1。他到过班尼尼的出生地娑罗闍逻(Śalātura,玄奘称之为娑罗睹逻),他的描述中没有提及班尼尼的《八章》,但对班尼尼著述“声明论”的缘起有以下描写:

 

乌铎迦汉荼城2西北行二十余里至娑罗睹逻3邑。是4制“声明论”波你尼仙5本生处也。遂古之初,文字繁广,时经劫坏,世界空虚。长寿诸天6降灵导俗。由是之故,文籍生焉。自时厥后,其源泛滥。梵王7、天帝8作则随时。异道诸仙各制文字。人相祖述,竞习所传。学者虚功,难用详究。人寿百岁之时,有波你尼仙,生知博物,愍时浇薄9,欲削浮伪,删定繁猥;游方问道,遇自在天10,遂申述作之志。自在天曰:“盛矣哉!吾当佑汝。仙人受教而退。于是研精覃思,采摭群言,作为字书,备有千颂11,颂三十二言矣。

 

这段话里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1. 班尼尼是“声明论”的作者;2. 玄奘认为他写的是一部“字书”。由这两点引发了两个问题:1. “声明论”是一本什么书,与《八章》是什么关系?2. 如果声明论即《八章》,那么《八章》到底是文法还是字书?

 

关于声明,孙良明在《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2005)中的解释是:“声明,梵语śabda-vidyā意译,音译摄拖苾驮,指文字、音韵、语法之学。”(160页)。然而唐代另一位西行求法的著名和尚义净(635—713)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里的解释却是:“夫声明者,梵云摄拖苾驮,摄拖是‘声’,苾驮是‘明’,即五明论之一明也。”也就是说,śabda的意思是‘声音’,vidyā的意思是‘明瞭;明白’,二者合起来的意思是‘声音+明白’。义净没有说vidyā的引申义是‘知识;学问’。义净提到的五明论(Pañcavidyā)指古印度的五种知识或学问,声明是其中的第一种12,涵盖有关语音、音乐及其符号的学问,基本可以纳入音韵和文字学的范畴,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法或语法。

 

关于班尼尼及其声明学著作,与玄奘同时代的慧立(615—?)、彦悰(627—649)在其所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里有以下记载:

 

(法师)兼学婆罗门书。印度梵书名记论,其源无始,[…]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毗伽罗论者是也。然其言不正,若正应云毗耶羯剌諵,此翻名为声明记论。以其广记诸法能诠,故名声明记论。[…]后至住劫之初,帝释又略为十万颂。其后北印度健驮罗国婆罗门睹罗13邑波腻尼仙又略为八千颂。(转引自孙良明 2005:161)。

 

孙良明(同上:161)解释说,《记论》、《声明记论是》“唐僧对梵语vyākaraṇa的意译(鸠摩罗什指称为‘语法’)”,是“文字、语音、语法书之总称”。上面这段话中提到的“毗伽罗”和“毗耶羯剌諵”显然是vyākaraṇa的音译。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śabdavidyā的意思,现在需要进一步考证vyākaraṇa究竟是不是“文字、语音、语法书之总称”。

 

解读vyākaraṇa,要从印度最古老的梵语文献吠陀(Vedas /ˈveɪdəz/,又称《吠陀经》)‘知识;智慧’说起。吠陀研究分为六个支派(vdāṅga),Vyākaraṇa是其中一支14,侧重对吠陀语言形式的研究,班尼尼的《八章》被公认为vyākaraṇa研究的集大成者。吠陀的传承在吠陀时期(Vedic period,公元前约1700—约400年)仅靠口口相传,直到佛教兴起后,亦即班尼尼所处的时期,才记录成文。毫无疑问,班尼尼的研究为吠陀经典从口头传承转为书面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而vyākaraṇa的主要内容应当就是探究如何对吠陀的语言进行分析15、记录或转写和解读。记论这一译法,虽然意思不十分清楚,却没有什么错误。玄奘把它译成《声明记论》,点明了其内容实质。

 

不过唐代之前,vyākaraṇa还有一种译法,即语法。孙良明(2005:151)发现,最早使用语法这一译名的是鸠摩罗什(344—413、350—409),其所译《大智度(经)论》卷四十四里有下面这段话16

 

问曰:“何等是菩萨17句义18?”答曰:天竺语法,众字和合成语,众语和合成句。如菩为一字,提为一字,是二不合则无语;若和合,名为菩提。秦言19无上智慧。萨埵,或名‘众生’,或是‘大心’。为20无上智慧,故出大心,名为菩萨埵;愿欲令众生行无上道,是名菩提萨埵。

 

孙良明(同上:151—2)解释说,“所谓‘字’指音节(或字母),所谓‘语’指语词;音节组合成词(单是音节不成为词),词组合成句[…]。其中‘天竺语法’之‘语法’乃是指梵文vyākaraṇa”。

 

问题是,作为记论研究最高成就的《八章》是一部什么样的文法或语法?玄奘将之视为字书类是否有道理?

 

《八章》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1. 音系学(Śivasūtra),班尼尼一开始先用了14行的篇幅说明梵文的音位和代表这些音位的梵文字母,关于梵语的语音学,《八章》中没有什么论述(见Robins 1997: 179);2. 构词法(Aṣṭādhyāyī),这一部分“穷尽性地”(同上:178)描写了古梵文构词法的3,959条经(sūtras,本义是‘经线’)或规则,这些经遍布各章,构成了《八章》的主体内容;3. 谓词词根分类表(Dhātupāṭha),共区分出谓词的10类现在形式;4. 名词词干分类表(Gaṇapāṭha)。《八章》中不时探讨词源问题,在讨论构词法时也用到一些句法术语,如修饰性复合(tatpuruṣa,意为attributive compound,如英文的doorknob‘门把手’)、离心性复合(bahuvrīhi,意为exocentric compound,如英文的turn–key‘转动钥匙’),但基本不涉及梵文的句法。

 

这样看来,鸠摩罗什所谓“语法”如果指“众字和合成语”之法,即词形法或短语法,说班尼尼的《八章》是一部语法,没有什么问题;说它是“世界上最古的一部完整的语法书”(季羡林等 1985,《大唐西域记校注》264页)也不错,因为它确实完整地描述了古梵语的形态系统和构词法,只是“它不是一般意义上梵语的一部完整文法。用现代术语的说法,或许我们最好把它说成梵语的生成形态学(generative morphology)”(Robins 1997:178)。若宾斯不把《八章》视为一部完整的梵语文法原因在于它缺了句法这一部分。

 

玄奘称班尼尼的著作为“字书”是因为,从中国人的传统视角来看,《八章》很像《说文解字》之类的著作。其徒弟法宝在《俱舍论疏》卷九中说:

 

西方字法有字界、字缘,略如此方有形有声[…]。如水形上若以可助,即目21其河;若以每助,即目海也;若以也助,即目其池;若以白助,即目泉也;若以甚助,即目其湛;若以主助,即目其注。水之一形有种种义,由助字异。[…]梵字亦尔,钵拉底是‘至’义,翳底界是‘行’义,由先翳底界‘行’义助钵拉底‘至’义,转变成缘。(转引自孙良明 2005:163—4)

 

孙良明(同上:164)解释说:字界、字缘是分析派生构词法的术语。字界是梵语dhātu意译,又作语界、字元、字体,指动词词根。字缘是梵语pratyaya意译,又作语缘,指附于动词词根使变为名词、形容词之结尾部分。后字界泛指词根,字缘泛指词根之词缀、词尾等。

 

比较《说文解字》和《八章》,我们可以看到:1. 字书区分字的字根(即许慎所谓“文”),即部首、形旁、声旁,《八章》区分词的词干、词根、词缀;2. 二者所收字根或词根、词缀的量都比较大,都达到近乎穷尽的程度;3. 二者都对所收的字根或词根、词缀根据形式上的不同分门别类;4. 二者都分析复合字或复合词的构造。二者之间唯一不同的是,由于各自文字系统的不同,中文传统字书是字–音(grapho-phonic)层面上的语文学,《八章》是音–形(phono-morphological)层面上的著作。需要指出的是,graph和grammar共同派生自希腊文词根γράϕειν,即grafein‘书写’。

 

不过,如果《八章》没有一个类似《说文解字》那样始一终亥的检索系统,还不能说它是真正的字书或词典学意义上的词典。

 

隋朝僧人慧远在《大乘义章》卷一中对梵语文法有一段精彩的描述:

 

摄字表法,说以为名;拘挛22名字,共相属著23,以成文颂。说之为句,直说音声,表法便足,何用字等?若直音声,不与字法和合相应,不成言语,与风、铃等音声无别;要与字合,方成言语。虽与字合,得成言语,若当24不与名法相应,不得以此表呼25前法;良以与彼名法相应,故曰表法。虽得表法,若当不与句法相应,名字分散,不成文颂。(孙良明 2005:175)

 

慧远在这里用了几个很有意思的术语,即表法、字法、名法、句法。表法即‘表述之法’,指谓词的各种形变(conjugations);字法相当于音系学(phonology)与正字法(orthography)的结合;名法即名词的各种格变(declensions),句法即现今的syntax。

 

《八章》的内容仅有表法和名法,外加一点字法,而表法和名法又都说的是词的形态变化,那么精确地说,《八章》是古梵语的一部词形法著作。既然词形法属于文法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八章》是半部文法。

 

注释:

 

1. 印度次大陆的一个古王国,位于今天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东北部。

 

2. 即Udabhandapura,自公元前2世纪起成为健驮逻国最后的国都。

 

3. 健驮逻国班尼尼时代的国都。网上下载的《大唐西域记》和孙良明(2005:161)的引文都将娑误作婆。

 

4. 在这里表示‘此地’。

 

5. 仙在这里指‘大仙’或‘非凡的人’。

 

6. 即‘天神’。

 

7. 又称大梵天(Brahmā),在《吠陀经》中他是创世者,坐骑为孔雀。

 

8. 又称帝释天(Śakra),是《吠陀经》中最重要的神明,坐骑为白象。印度教文献里称之为因陀罗(Indra)。

 

9. 忧心于当时社会风气的浮薄。

 

10. 音译为湿婆(Śiva),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

 

11. 古代印度的一种诗律,每颂为两行,每行有两句,每句八个音节,共32个音节(见孙良明,同上)。

 

12. 其他四种学问是:因明(hetuvidyā‘原因+明瞭’),即有关因果关系和推理方式的逻辑学或认识论;医方明(cikitsāvidyā‘医药+明瞭’),即医药学;工巧明(śilakarmasthānavidyā‘艺术/工艺+明瞭’),涵盖有关美术、工艺、历算等方面的知识;内明(adhyātmavidyā‘内心+明瞭’),即有关佛陀言行的佛学知识。

 

13. 这里显然将娑罗睹逻误作了婆罗门睹罗。

 

14. 其他五个支派分别是语音学(Śikṣā)、仪礼学(Kalpa)、词源学(Nirukta)、格律学(Chandas)、天文学(Jyotiṣa)。

 

15. 高名凯在《语法理论》里说:“印度人称语法为vyākaraṇa,意思说是‘分离,分析’,即对语言的各种形式加以分离或分析。”

 

16. 笔者对这段话的标点与孙良明的引文有所不同。

 

17. 我们平时说的菩萨,是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简称。

 

18. 此处的“句义”不是指句子的语义,而是“依名释义(释名称所指)”(孙良明 2005:151)。

 

19. 鸠摩罗什主要生活在前秦和后秦时代,因此称汉语为“秦言”。

 

20. 意思是‘研究’。

 

21. 目在这里的意思是‘称为’。

 

22. 意思是‘摄取’。

 

23. 这里指梵文文法所要求的形态变化上的一致关系(agreement)。

 

24. 意思是‘如若’。

 

25. 表呼即‘指称’或‘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