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与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通知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6日
作者:发布人:nanyuzi  

声音是生存的基本环境与条件,它或是自然存在,或为文化产物。作为表达、交流不可或缺的基础,声音也受到操控与规训,并被赋予不同的价值。在人类历史中,作为行为规范的书写场地,声音承载着从呐喊到沉默的不同经历;在宗教、伦理、道德层面,它或被赋予神性,或被看作罪恶表达;在审美层面,它或被捧为崇高、和谐,或被贬为杂乱、喧嚣。在对感官的判断中,声音被视为直接与主体心灵相关联,因而内心可以通过声音得到表达,而接收声音的听觉则由于其不可关闭,面临着各种声音的入侵。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克服声音的转瞬即逝特点的同时,不仅拓展了声音的储存、运用与传播,也为操纵滥用提供了可能。

 

作为现象,声音构成了生理学、动物学、人类学、语言学、音乐学、心理学、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无论是作为语言、音乐、戏曲的载体还是作为日常言说或隐喻,甚或作为噪音或暴力手段,声音都刺激、规范、影响着人的生存,也参与着对景观与环境的建构与塑造。

 

对于文学而言,不仅口头文学依赖于声音,诗歌朗诵、戏剧表演都因声音的运用而产生远远超出文本的效果,象声诗更是展演了声音的独特建构意义。即便是在叙事作品中,不仅对声音的描述讨论揭示着权力与话语机制,虚构的声音同时也促进了想象力的发展,为声音体验开辟了广阔空间。

 

近年来,随着媒介学、人类学研究的深化,此前被忽略的声音逐渐成为文化学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有关声音现象的诸多问题还有待探讨。为此《外国文学》编辑部和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拟于2021年4月23—25日在中南大学联合召开 “声音与文学” 全国学术研讨会。

 

会议分议题包括:

 

1. 自然与文化中的声音

2. 历史中的声音政治

3. 声音、审美与艺术

4. 文学中的声音表现

 

欢迎相关学科的高校师生及各方学者参加。

 

请于2021年2月28日前提交电子版会议论文摘要(500字以内)。

 

会议费用:

 

会务费800元/人(在读研究生会务费减半),往返交通和住宿费用自理。

 

联系人:

 

郭老师

邮箱:soundandliterature@163.com

电话:18503837256

 

易老师

邮箱:soundandliterature@163.com

电话:15084797989

 

通信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932号,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编:410083

 

《外国文学》编辑部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