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流动与性别”论坛征稿启事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6日
作者:发布人:nanyuzi  

“迁移和流动”是研究和理解中国发展历程的重要主题。我国民众参与的内部流动和国际流动日渐频繁。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农民进城打工潮流(乡—城迁移)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过程之一;同时,中国也是世界第三大国际移民来源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进入到中国,自2015年起,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八大国际移民目的国。

 

“性别”是理解“迁移与流动”过程的一个重要视角。不论是否自愿参与到迁移过程中,与男性相比,女性的流动和迁移经历都是独特的。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移民”一词仍主要代表男性移民及其家庭。研究文献中的女性移民,要么是被动的行动者,要么迁移经历被忽略。随着妇女/性别研究的深化,移民研究开始关注女性的经验,从最初将“女—男”呈现为一对二分的概念,到目前主张用“交织”(intersectionality)的视角和方法,综合考察在迁移中社会、文化建构如种族/族群/阶级/国籍等各种因素如何相互交织对迁移者产生影响。中国学界对“迁移流动”中的“女性”进行了及时的关注,比如对“打工妹”“外籍新娘”等群体的研究,但相对欠缺的是对“迁移、流动与性别”主题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思考和总结。

 

从性别视角来审视迁移和流动过程,以下问题值得关注:男性和女性如何应对迁移和流动带来的变化?他们的策略是什么?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和家庭成员/配偶的关系如何随迁移和流动而变化?迁移如何影响男性和女性在家庭中的权力关系、决策过程?更重要的是,迁移者如何重建新的身份,包括如何适应迁移目的地并融入当地生活、如何和来源地保持联系?在对迁移和流动的治理中,男性和女性有何不同的经历?内部迁移和跨国迁移的性别机制有何异同?等等。这些议题的探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关涉到十四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的提升。

 

本次论坛由《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主办,由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黄玉琴教授负责组织。论坛将于2021年10月30日以线上形式举办。

 

征稿将主要围绕以下主题进行:

 

对迁移、流动与性别的理论思考

性别与迁移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迁移、性别与情感劳动

教育流动与性别

技术流动与性别

性别化的迁移与治理

性别视角下的迁移、社会福利与权利

迁移、性别与身份认同

迁移、流动与婚姻、家庭

其他与迁移、流动和性别有关的议题

 

征文要求及提交方式:

 

1. 请于2021年09月30日之前将1500字的长摘要发送至:yuqinhuang@ecust.edu.cn;

2. 提交的论文应未在正式出版物发表;

3. 稿件中还应包括以下信息: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单位、职称、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电子邮箱;

4. 若提交的是论文全文,文章体例请参考《妇女研究论丛》,论文篇幅15000字左右。

 

论坛组织者联系方式:

 

黄玉琴,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邮箱:yuqinhuang@ecust.edu.cn

微信号:1821717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