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研究具有鲜明的跨学科属性,已成为国际前沿领域。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已于2017年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多模态研究高层论坛,这是国内首次以多模态为专题的学术会议,《中国社会科学报》首版全面报道了论坛举办及我国多模态研究情况。同济大学主编的论文集《多模态与外语教育研究》已付梓。
特殊人群话语研究是语言学及相关学科回应国家战略、体现社会关切的重要领域。目前,同济大学已成立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开展了以老龄化与语言蚀失研究为主的特殊人群话语研究。
为促进多模态研究、特殊人群话语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将于2018年11月2日至4日举办第二届多模态与特殊人群话语多学科研究求索论坛。论坛一号通知发布后,得到了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
一、主旨报告嘉宾
本届论坛已邀请多位跨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主旨发言,名单如下(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顾曰国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同济大学
郭万群教授 中原工学院
黄立鹤副教授 同济大学
梁丹丹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
李云霞副主任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马文教授 山东大学
王芳博士 英国萨里大学
李战子教授 国防科技大学
张德禄教授 同济大学
赵旭东教授 同济大学医学院
二、研究方法讲座
第一届论坛安排了多模态研究方法培训,受到与会者欢迎。本届论坛将继续提供培训,内容包括:多模态话语分析、多模态互动分析、多模态语料库、多模态文体学、多模态研究中的语音及脑电分析等基本方法与研究领域。
主讲人(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雷茜副教授 西安外国语大学
李玉香副教授 同济大学
王婷助理教授 同济大学
谢心阳博士 上海财经大学
张培佳博士 香港理工大学
张永伟副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三、青年学者讲坛
本届论坛继续设立青年学者讲坛,经专家遴选提供主旨报告机会。申请人原则上要求已获得博士学位或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年龄在35岁以下(1983年1月1日后出生);发言内容应围绕论坛主题。
四、论坛主题与报名方式
本届论坛设置两个并行方向:多模态研究与特殊人群话语研究,参会者可选择其中一个方向汇报成果,更欢迎融合两个方向的相关研究。具体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多模态话语分析及互动分析多模态数据处理及语料库建设多模态认知与传播多模态与教育教学多模态翻译与文学老龄化与正常、失智症老年人语言蚀失研究自闭症儿童话语研究文盲、耳聋、失语症等人群话语研究心理问题及认知障碍人群话语研究其他患病或特殊人群语言研究会务费1000元/人(在读全日制研究生凭学生证减半),参加研究方法培训者需另交500元/人(无价格优惠政策);参会代表交通费和食宿费自理。
请将会议回执及摘要发送至指定邮箱:tjmultimodality@163.com
联系电话:021-65984987
联系人:黄老师、胡老师、朱同学
五、重要信息
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9月20日
报到时间地点:2018年11月2日 9:00–20:00,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会议日期:2018年11月3日全天、4日上午开会,4日下午离会本届论坛将编辑出版《多模态与特殊人群话语研究》论文集,欢迎参会者积极投稿,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审稿择优录用。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
2018年7月26日
下载:参会回执